信念是什么意思 信念的含义是什么

导读“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”。纵观中国古代历史,便是一部以“道德仁义礼智信”开国、立国的历史。文王、秦皇汉祖、唐宗宋祖,他们皆以一种“信念”开国、立国,凭一己

“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”。

纵观中国古代历史,便是一部以“道德仁义礼智信”开国、立国的历史。

文王、秦皇汉祖、唐宗宋祖,他们皆以一种“信念”开国、立国,凭一己之信念开创一个皇朝。其余只靠武力、实力开创的王朝,大多短命。

中国的信史自周开始,周朝便是“以礼治国”。

何为礼?礼就是规则,就是制度,就是现代的法律。古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,却能把一些理念实现法律的效果。只是却坑苦了他们的继任子孙们。

何为周?周就是圆,就是全面的意思。是全面治理,而不是片面治理。

礼还可以通“理”字,包含合理、符合真理的意思。

中国人常说:有理走遍天下,无理寸步难行。可能其出处就是源于周朝。

圣人孔子也因十分推崇周礼,而作有《礼》。

孔子:“苛政猛于虎也”——《礼记·檀弓下》。只是对于“苛政”的理解和认知,后世就几乎没有超过周礼的。

还有很多治国名句,比如: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夫礼之初,始诸饮食。仁者莫大于爱人。择不食之地而葬。古者为政,爱人为大。不宝金玉,而忠信以为宝。量入以为出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。

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言前定则不跲,事前定则不困,行前定则不疚,道前定则不穷”。以上这些都是出自《礼记》。试问后世的封建王朝有谁真正去做了。

中国古代的强大应该是源于周朝,源于周礼。

周朝以“礼念”治国,奠定了后世繁盛的基础,才有了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。

治理人类社会可以从两个方向着手:一是借助内力,也就是人的自身之力;二是借助外力,也就是借助警察、监狱等。这就是所谓的人类唯一的治理模式“内圣外法”。从内人人修习道德仁义礼智信,从外借助法律。

秦朝,经过商鞅变法,“外法”得到了极大的完善,才有了秦始皇的统一六国。统一之后,只适用于一国之地的秦法,无法全面施行于七国之地。所以秦二世而亡。秦并没有真正的治国之道,只是借助了外力。

秦末汉初,汉高祖刘邦以“智念”治国,刘邦起于微末,文不成武不就,却能选贤任能,文有张良、萧何,武有韩信。至此文武兼备,取代项羽建立汉朝。后来又大封同姓王,奠定了汉朝的统治基础。

汉末,三国鼎立。董卓、袁绍、曹操、孙权、刘备、司马懿等都是各凭智谋,能人辈出。魏晋南北朝时代皆是以智谋争夺天下。但是他们都失去了刘邦的运气。“宁我负天下人,不教天下人负我”。报此之心,如何能尽得天下人心。又如何能使天下长治久安。又如何能带来繁盛。所以魏晋南北朝皆不长久。

他们都是以“智念”治国,勤勤恳恳,却没有做到:“古者为政,爱人为大”——《礼》。汉朝却有文景之治。

隋唐以“信念”治国,隋朝运气不济,其“信念”也比不上李世民。

所谓信念,就是自信之念。

“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魏征没,朕亡一镜矣!”可见唐太宗李世民的认知水平远高于同时期的人。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,以一己之信念撑起了整个唐朝。

唐末“信念”遗失殆尽,五代十国动乱不断。

宋朝虽然确立了统一中原的信念,却丢失了战胜外族的信念。

“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”——《礼》。宋朝开始了重文轻武。也开始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衰退。

元朝既不懂“内圣”也不懂“外法”,只是以武力去征服。“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”。难以持久。

蒙元、辽、金等北方民族的迅猛发展,都是借助了宋朝“重文轻武”的东风。也是宋朝以岁币等形式供养起来的。最终元朝打破了宋朝的美梦。

明朝朱元璋起于微末僧侣,却重新拾起了文武兼备的信念。这种信念不是他人赋予的,不能来源于武力、地位,财富或者皇位。只能来源于自己,哪怕他只是个乞丐。

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基本都是以得“念”立国,以丢“念”失国。

满清不知何故却竖立了从文武两方面窃居中原的信念,其采用的办法类似于后来的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。也就是以汉人治理汉人。

纵观中国古代,周文王以“礼念”推翻商纣;秦始皇借“外法”之力统一六国。

刘邦以智念取代项羽建立了汉朝,其后代也诞生了不少智谋出众的皇帝。

李世民以信念建立唐朝,并几乎以一己之念撑起了整个唐朝。其后辈拥有信念的不多。

宋元明清基本都是对“信念”的片面运用。

上下两千多年,基本上只有对礼念、智念、信念的运用。以实力为尊便是乱世。

至于道德仁义之念的运用,可能三皇五帝、尧舜禹、或者夏、商时期会有运用,只是没有详细的流传。

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而无以为;下德无为而有以为。上仁为之而无以为;上义为之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”。——《道德经》

在老子看来,礼念最差。施行“上礼”,还不如不施行。因为礼念对忠信的要求很低,几乎延伸不到忠信的层面,必然无法消弭、遏制祸乱。礼念尚且如此,更何况智念、信念呢。

治己、治人、治国;驭己、驭人、驭国。

道德仁义礼智信可以治己、可以驭己;自然也可以治人、驭人;更可以治国、驭国。毕竟天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“己”,都拥有一个“己”。

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肉体和灵魂,都拥有身、心、念。

神魂意志魄也好,三魂七魄也罢,都只是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什么是念。念是什么?念是人们脑海中不断闪现的想法、念头。五感六识、三魂七魄都会产生念,心还会影响念。

这些都只是对灵魂的探索,提高认识。回到现实,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如何树立主念、长念,掌控杂念、短念。

以实力为尊,只是人类的生存本能,其他动物也具备此种本能。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人类最终能够走多远,还是要看如何修持道德仁义礼智信。

个人认为,一个人首先修持的是信念,然后修习智念,然后礼,然后义、仁、德、道。

什么是信念?其核心是自信,相信自己之念,而不是所谓的诚信。试想一下,一个非常自信的人,他会轻易去做不诚信的事吗?自信,自然会生诚信;诚信,不一定生自信。

一个非常自信的人,信念走到极致,如果面对无法克服的困难,他就不得不想办法提高智慧,也就是要进入下一个层次竖立智念。

如果智慧、智谋达到极致,比如三国诸葛亮、曹操等人,事情仍然无法解决,他就不得不想方设法进入下一个层次——竖立礼念,这类似于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。如果礼念到极致,仍无法解决问题,也只能向下一层求助。以此类推,义念、仁念、德念、道念。

现在的人直接修习道念,可能犹如水中捞月。这个层级划分就决定了只能从信念开始修起。

一个人如何树立信念?

首先就是要明确信念的本质:信念就是自信之念。自信之念越坚定,信念越强。

可能很多人不会注意到,自信分为两种:自信和他信。“他信力”无法竖立真正的信念。

如果你想树立自己的信念,就必须好好领悟一番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》。

道德仁义礼智信,不是平常简单理解的一个人的道德修养、好坏、善恶等,而是人类可以追求、可以竖立的七大主念。它不同于人的杂念、短念,想法、念头、思绪等。

古人能否成功开创一个皇朝的根本,不在于他拥有什么样的实力、地位,只在于他拥有什么样的理念、信念。

儒家正身、佛家静心、道家执念。

道家所执之念就是:道念、德念、仁念、义念、礼念、智念、信念。

人有三宝:身、心、念。心化三魂,念主七魄。

道德仁义礼智信便是人类之“念”的七大层次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