妥协是什么意思 感情上妥协是什么意思

导读不知啥时起,网上突然流行起这个莫名其妙的篡改成语滥生无辜……仔细一想,也不难理解。就是在这个大众情绪非常丧的环境下,很多人生育意愿下降,别说二孩三孩,连一孩都不愿生,觉得生出来就是重复自己的“故事”

不知啥时起,网上突然流行起这个莫名其妙的篡改成语:滥生无辜……

仔细一想,也不难理解。

就是在这个大众情绪非常丧的环境下,很多人生育意愿下降,别说二孩三孩,连一孩都不愿生,觉得生出来就是重复自己的“故事”——

小时候被迫苦逼读书,没有快乐童年,亲子关系不和谐,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就失业,一辈子都是996底层韭菜的命,为有钱人做牛做马,太可怜了……

爹妈得有多大的仇才让孩子重走一遍自己的苦逼人生路啊,所以还是不要“滥生无辜”为好……

讲真,你们不要这样啊,真的不要啊啊啊?

……

作为财经(自)媒体人,我对很多社会经济议题的趋势性变化有比大众更敏锐的嗅觉。

老荔枝都知道,我这两年文章整体风格满丧的。

2020年,我还写了系列长篇“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”,分析为什么美国国运必将走上下坡路。

但21年下半年后,我开始感觉越来越不好。

到22年二季度,这种理性无法解释因而无法排解的极丧情绪,达到顶峰。

22年四季度后,我的情绪反而自我修复,变得更加平和,还不断给大家打气。

因为我不仅理性上预见到了未来10-20年的大方向,情绪上也接受了这种新常态。

说人话就是:不争了,认命了。

但我好奇的是,一年多前和我激烈辩论,坚决不认同我丧情绪的那些小伙伴,现在都去哪儿了?

只有两种可能:取关了,或想法变了。

我这边只要合规过审,不管支持还是反对我的,都言论自由。

但你们看现在的留言墙,不是我刻意挑选,大家留言就这幅怂样,那氛围真是……(没法上墙的那些更丧)

我写中国二次申奥的《赌一把,2-6年后,见分晓》,绝大部分声音都反对,觉得劳民伤财,08年那会儿可不这样啊。

我说举国体制,统筹安排,就算这钱不投在奥运会上,也不会进你口袋啊。

结果回复最多的留言是:但办奥运,会从我口袋里掏走更多钱啊……

我,竟无言以对……

在分析A股的《怕什么?上车啊?》一文中,点赞最高的留言是“人生有多少个十年?再烂十年怎么办?”

有留言担心中国以后“日本化”,我说日本踩过的坑,我们不可能傻子一样全重踩一遍,结果更多留言说,能和日本一样是不可能的,我们以后踩的坑肯定更多?

……

这两年因新生儿连续暴跌,老龄化才成为人人讨论的“显学”。

我10多年前刚学理财时,就知道老龄化这妖怪是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最大挑战,经常高声疾呼,赶快调整生育政策。

记得2013年,我有篇评论观点就是尽快放开二胎,结果主编说“计划生育是不容置疑的基本国策”,把我这篇给否了。

这两天这事又火了,因为刚公布的2022年结婚对数为683万对,创1986年以来新低。

该数据峰值是2013年1346万对,真正加速下滑始于2019年,过去4年,每年下滑近100万,按趋势,今年会跌破600万对。

网上到处都是分析原因的文章,要么说年轻人太穷,要么说房价太高,彩礼太贵,还有直男癌喜欢把锅全扔给女权。

这问题我以前深入探讨过,本质是人的观念(认知)发生重大改变。

要说穷,今天年轻人怎么好意思和几十年前比?那会儿真是白米饭都吃不饱。

哪怕女权思潮崛起,也是观念的变化。

而这种观念变化的背后,是社会财富爆炸式增长和社会结构的转变,使得越来越多人有能力摆脱家庭(家族)捆绑(物质和精神层面),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。

世界上没有观念完全合拍的两人,更何况还有性别差异,所以结婚过日子就是妥协包容,相互凑合。

但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想凑合,委屈自己,只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,为啥非要找另一个人一起过呢?

当然,这说的多是城市女性。

天平另一头是数量更多的农村男性,太穷了,没有女人看得上,自己也想开了,就挣这点钱,自己一个人过还自由点,想买啥买啥,有了老婆孩子,这钱都给败家娘么和讨债鬼花了,自己啥都没落下。

不管贫富,也不管房价高低,本质上,这种观念变化,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。

从这角度看,老龄化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,个体生命自由和福祉极大化的必然产物,作为nobody,能生活在这个时代,应该感到庆幸和骄傲。

……

随之而来的担心是:中国不像日本,我们未富先老,以后怎么办

和日本、韩国、西欧比,我们生育率差不多,但经济发展水平更低。

但和东欧国家比,我们生育率也差不多,但过去40年改开攒下底子,已经比他们富了。

比我们穷的有俄罗斯、乌克兰、白俄罗斯、摩尔多瓦、塞尔维亚、马其顿这些。

我们现在和保加利亚、罗马尼亚差不多水平,正在追赶匈牙利、克罗地亚这些东南欧国家。

随着这些年印度经济持续高增长,印度也快速出现少子化迹象。

2022年总和生育率已跌到2,不到维持人口代际平衡的2.1,印度很多大城市,总和生育率更是只有1.4,这趋势不改变的话,印度人口负增长也是迟早的事。

所以我们处于“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”的状态,坦然面对就好?

随着全球化特别是互联网大范围普及,底层观念改变的速度迅速加快(即越来越多底层透过互联网,发现了世界真相,知道自己是韭菜)。

很多人出主意说,以后劳动力不够,就从印度引进。

怕20年后,印度自己韭菜也不够用。

可能只有非洲兄弟才是最后的依靠?

又有人说,绝对不行,引入大量黑人,会影响中国人口结构和社会治安。

老龄化不像俄乌战争或东日本大地震,是突发性黑天鹅,甚至连灰犀牛都不算——并不是所有人都看见了但无动于衷,而是都看见了却无能为力。

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渐进式过程,社会不会激烈变化。

你接受不了中国街头随处可见外国人,是因为你十几二十岁时没经过这些,你老了。

你的下一代,下一代的下一代,一出生就面对这样的环境,会觉得天经地义。

像日本,有长达30年的时间,一点点适应这种变化。

现在欧洲也一样,穆斯林占据越来越重要社会地位,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。

日本80-90后真正失去的,是“只要奋斗就有可能逆天改命”的希望

但换来的,是相对安逸平静的生活。

我不认为,低欲望社会,日本人的小日子过得有多糟心,人家越过越精致,富有美感,去日本旅游和日本移民一直都很热。

说到底,只要不打仗,不挨饿,就比列祖列宗活得更好了。

唯一的问题,年轻时亲历过“昭和繁荣”的人,中年后,发现经济增速变慢,情绪上不容易接受。

年轻时连“昭和繁荣”都没经历过,直面暮气沉沉的老龄化社会,财富大洗牌结束,社会重新趋向阶层凝固,觉得自己的机会都被老人(其实只是有钱的老人)挤占了,情绪上也不容易接受。

……

人类历史总是进两步退一步,整体持续进步ing。

所以最终获胜的永远是理性乐观派

但人太容易受情绪控制,在艰难世道下,要做到理性乐观,太难了。

越早在情绪上接受这种改变的人,越容易获得更多幸福感。

我现在就这样。

不看新闻,不写文章,不和大家焦虑性互动,专注于我感兴趣的的小世界中,幸福感其实非常高。

所以不婚不育躺平混混,其实也挺好。

我大概2019年前后开始明白这道理,就再也不催读者结婚生娃,为国接盘了。

……

上周我说,国有大行集体降息后,其他银行很快也会跟进,这才两三天功夫,就来了——

像微众活期+之类的“准储蓄”,收益率也会下降。

另外今天央行下调了7天逆回购利率0.1%,那20号公布的6月LPR大概率也会下调0.1%。

增量房贷利率也会立刻下浮,存量房贷大多要到明年1月1日才能“减负”。

现在能明确断定,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复苏不是V形反转,是U型还是L型……emmm……

就看下半年了?

从目前大家情绪面看,都不肯消费不愿借贷,L型可能性高于U型。

有人问,未来中国会降低到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吗?

长期看,很有可能。

这一天来临的时间点,可能20年后,也可能30年后,谁知道呢,反正大趋势就这么回事。

所谓负利率,就是你存银行还要给银行保管费,因为陷入流动性陷阱后,零利率都无法激发消费投资热情,只有负利率才能把钱从银行赶出去。

我还是这个建议:

对现在还没变老的中产/富人来说,赶快锁定增额终身寿/年金险长期收益,不出意外,这个月底,所有最高预定利率3.5%的产品,就要集体下调到3%。

以后永远买不到了。

30年后,你只有两种可能:

要么成为被20-30后年轻人鄙视嫌弃憎恶的口袋装了很多稳定的old money的“讨厌的老人”。

要么成为70岁还在便利店打工维生,但同样被10-30后年轻人嫌弃挤占工作机会的“讨厌的老人”。

你自己选吧?

相关文章